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

 

“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简介

 

此项工作完成后,将为未来若干年中国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建立起一个基本标准框架,从而能够量化评价婴幼儿个体和群体发展的水平,为发展滞后个体的早期探查和干预,为提升我国未来整体的人口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建新教授

 

面对呱呱坠地的孩子,新手父母欢喜多多、成就满满,但也难免疑问重重:孩子健康吗,发育正常吗,心智健全吗,机能协调吗……

面对腼腆安静的孩子难免期待她/他活泼调皮、热闹有力的行为表达,面对上窜下跳、哭闹难缠的孩子也不免祈求他/她能安生几分……

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父母“认识这个讲外星语的小家伙”的迫切需求,也隐藏着父母和早期干预工作者“了解孩子发育特点,并采取相应措施”的需求。这些需求推动了“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研究项目的诞生。

“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研究聚焦于“认识我们的孩子”这个主题;致力于帮助中国家长、早期教育工作者和早期干预工作者一起回顾孩子的发展过程,了解孩子的发育现状和发育趋势,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发育迟缓或其他问题;并期待在及早发现和重视儿童的发育迟缓,对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儿童发育迟缓的漏检率方面做出贡献。竭力为促进中国婴幼儿的健康与良好发展努力。

 

与国内外相关测评系统相比,“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预期在以下方面领先和突破:

——全面综合测评:人的发展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其中,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交错纵横,其合力决定了个体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现有的测量工具大多数三者择其一,或者三者择其二,对单项的测量已经初步成型,但是对三者形成的合力的测量还是空白,这样只究部分而未观全局的筛查和评价使得准确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我们坚信个体的发展是三大因素的合力作用,整体考察才能准确反映儿童发育的整体状况。因此,“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依据个体发展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经典模式,综合心理学、测量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运动学等学科知识对儿童发展里程碑的研究和界定,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个方面对儿童做出一个全面的测量和评估,了解孩子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相互之间的平衡性,从而摒弃了以往独立测量其中一个维度,顾此失彼的缺点,达到真实、全面反映儿童发展状况的目的。

——连续实时监控:我国现有的测量工具,大多数时间跨度短,0-1岁或者0-3岁,虽然能够把握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忽略了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只有站在连续发展的角度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儿童在特定阶段的行为特点和行为表现,因此“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横跨0-72个月、6年的时间,对儿童的连续发展做出连续评价,这在中国儿童早期发展测量上也是一个新的突破。其次,从儿童出生到72个月的时间段里,采取28个取样点;特别兼顾早期发展速度快的特点,采取每月一测量,以便于及时把握孩子的发展信息,及时发现孩子发展中的问题苗头,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时期提供灵敏的筛查工具,免去亡羊补牢的遗憾。最后,0-6岁中,连续28次对心理、生理和社会性发展的追踪,为孩子的发展建立一份实时档案,对教育、干预和医疗等提供了全面综合的参照体系。

——科学有效有信:测评工具质量的首要指标是效度,即测量方法在多大程度达到了测量目的,因此对项目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有着严格的要求。“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以儿童发展的经典结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选取儿童发展的典型行为和里程碑,结合现代测量技术,力求测量工具对儿童心理、生理和社会性发展状况的最佳代表性、准确性和灵敏性,在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达到优质测量工具的要求。

测评采用观察、访谈、操作性测量和多级量化评价等多种方法,兼顾量性测评与质性测评,力求测量结果真实、标准又深入。

决定测评工具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常模的时效性,在常模时间范围内的测量才是有效的,常模过旧的量表不仅不能准确地衡量和评价儿童的发育状况,甚至还会漏检一些存在发展风险和问题的儿童,这些缺点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一般发展量表至少要求两年修订一次。综观我国现有的0-6岁儿童发展测评工具,最近的也就是1993年修订的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距今已有15年之久,而这15年里中国儿童的营养供给、生活环境质量显著改观,这一改变对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是必然的,“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在这种迫切的现实需要下应运而生。

最后,现有的测评工具将儿童发展的共性和个性混合起来,针对特定行为不能区分哪些是共性的反应,哪些是儿童个性化的反应,很容易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除了对生理-心理-社会性的探查和评价外,还纳入了早期儿童气质测评,结合儿童本身的个性特点对儿童整体的发育状况进行评价,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细化,这一质量控制手段是“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的创新。

——标准权威即时:以全国42个城市20,000多名儿童的样本群为参照框架,庞大的样本量、科学的抽样方法,和精确的测量方法为全国标准的优质质量奠定了基础,从而为儿童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照点。另外,从2008年开始,每年大样本追踪修订常模的方法也确保了常模标准的时效性。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版用户得到的参照标准是即时生成的,用户能在第一时间将儿童的发育发展状况与常模团体进行比较,这是国内首创,也是测评工具高质量的表现。

——民族性和本土化:综述我国现有的0-6岁儿童发展测评工具,不难看出其中有近95%以上是将外国的量表翻译后,在中国人群中建立常模后推广使用。这类测评工具较好地借鉴了西方国家多年的研究成果,测量的信度较好。但是,大量研究证明,由于中国文化环境、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独特性,导致中国人群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具有其独特的一面。因而,从国外引进并修订中国常模的量表能反映人类早期发展共性的一面,但是对中国人早期发展独特一面的测量效度值得怀疑。因此,有必要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特点,编制一套适用于中华民族儿童特点的发展筛查工具。“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借鉴ages and stages questionnaire(ASQ,2001),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韦氏儿童发展量表、丹佛测验、儿心测验等优秀测量工具的优点和长处,兼顾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结果,尝试构建能准确反映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的测评工具。

——操作简易有趣:测量由家长或者专业人员实施,项目的阅读水平不高于小学六年级,同时附有图示和示例,确保了可读性。测量内容互动性和趣味性强,容易诱发儿童的相应反应。测量工具的可操作性强,便于施测人员在家庭或其他环境中轻松开展筛查工作。最后,测量工具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为家长和测评工作者节省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对孩子的发展状况有一个较好的认识。

我们将在以上六个方面强化测量工具的质量。而这样一个测量工具的诞生是用知识和科学来充实我们对孩子的爱,使我们对孩子的呵护更加及时、更加到位、更加体贴!

 

      

招募0-6岁儿童参与测评

联系人:徐宁

联系电话:010-64855883

E-mail: xuning@psych.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