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净空法师在联合国世界和平大会上发言说,他选择居住地有两条标准,一是离婚率要低,二是青少年犯罪率要低。看似简单的标准其实并不简单,它深刻地揭示出当今世界"乱像丛生"的一个社会根源:当代人类社会的细胞--家庭--出现了严重问题。家不宁、而国能安否?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转折期,市场经济在为人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和精神产生着冲击。"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鲜明地体现在"适者健康"、"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等方面。个体健康的概念不再单纯是躯体的无病,也不再单纯仅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相关联,它更多地意味着人们在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昂扬,意味着个人与周围的亲朋好友和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容相助。在新的健康理念之下,中国传统文化所特别看重的家庭便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和功能。
人们常说"家是人们心灵得以平复的港湾",似乎过于老生常谈。但请想象一下如下的情景:我国每年约有28.7万自杀死亡的人;我国现在有1.2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2000万超过70岁以上的古稀之人;在我国3.2亿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还有3000万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的儿童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乎国家的安定和发展,但如果为他们之中的每一人都提供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治疗的话,这将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组织所无法承担的巨大工程。而伴随人类文明一路走过来的家庭,无疑是唯一能够防治、缓冲和化解诸多混乱的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中蕴含着的资源几乎是无穷的。
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家庭,而处于家庭和社会之家的组织形式之一就是社区。社区与传统社会中的家族不一样,它是由居住临近性、以及相应的道德、法律等连接起来的家庭群落,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尚没有形成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人和家庭给予足够支持的社区文化和社区文明。
因此,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心理行为问题的家庭和社区心理服务模式,是我国心理学家面临的重大而鲜活的挑战。如果有一天,我们生活的地方真得能迎来如净空等高僧的莅临,那必将是个人人平和、家家和睦、社区祥和、社会和平之地。
--中科院心理所    张建新研究员
|